在江户向明治过渡,时代将发生巨大变化的庆应4年(1868年),日本爆发了被称作戊辰战争的内战,新政府军与奥羽越列藩同盟军在白河开战,双方以此地为战场,持续作战约100天,这次战役被称作白河口之战。
白河口在哪?在今福岛县南端的白河市。这里自古以来就设有白河关,是东北与关东的分界之地,汇聚了不少通往周边各地的道路,作为交通枢纽,长期繁荣兴盛。江户时代,这里设立白河藩,到幕府末期,由七个大名家族进行治理。幕末,在佩里率军舰来日后,围绕开国及政治问题,出现了众多的对立和争端。尤其是萨摩、长州与幕府之间,矛盾不断加深。在幕府末期陷入政治混乱的庆应元年(1865年),当时的白河藩主,任老中一职的阿部正外,因外交问题失势,第二年被迫隐退,其后任阿部正敬被遣往棚仓,之后,白河再也没有新的大名,白河藩不复存在,被并入幕府领地。
庆应4年1月3日,在京都以原将军德川庆喜为核心的旧幕府势力,与萨长的矛盾达到了顶点,结果,萨长向原幕府势力开战,这就是鸟羽伏见之战。在双方交战时,朝廷向萨摩、长州方面授予“锦御旗”,承认其为天皇的新政府军,众多势力站到了新政府的一方,受到孤立的旧幕府因此落败,庆喜等人退到江户,持续一年四个月的“戊辰战争”由此拉开帷幕。
之后,新政府发布布告,宣布将全国的原幕府领地划归新政府,白河也因此成为新政府领地,为了将德川庆喜,以及曾任幕府要职的会津藩主松平容保等人作为朝敌予以讨伐,新政府向江户挺近,德川方面与新政府进行了交涉,其结果,战争得以避免,4月11日,新政府接手江户城,进入江户的新政府军,为了追击逃走后继续抵抗的旧幕府军,朝着北关东地区挺近,战火即将在东北地区点燃。江户开城前的3月,新政府为讨伐会津藩,平定东北,设立了奥羽镇抚总督府。起初,东北诸藩表现出听从总督府的姿态,接到进攻会津的严厉指令的仙台藩和米泽藩为规避战争,劝说正在备战的会津藩谢罪,并于闰4月12日,与东北诸藩一起提出了宽大处理会津藩的请愿书,但请愿未被接受。总督府的强硬姿态招致东北诸藩的反抗。
仙台藩等一部分藩决定协同会津藩,与新政府作战,闰4月20日,决定开战的会津藩,为控制东北的门户,与旧幕府军一道,朝着成为新政府领地的白河进发,占领了小峰城。这次战役使城内众多建筑被烧毁。其后,东北诸藩于5月3日结成“奥羽列藩同盟”,6日,越后诸藩加盟,发展为“奥羽越列藩同盟”,东北诸藩的作战决断,事实上产生了适得其反的作用。原本主张避免战争的部分新政府人士(如西乡隆盛),也转为支持消灭抵抗势力。白河虽然没有藩主,但由于是交通要塞,未能避免卷入战争的命运,这就是持续约100天的“白河口之战”爆发的原因。
除会津藩的司令和新选组以外,仙台藩、棚仓藩、二本松藩等的军队也聚集到白河。闰4月25日,诸藩击退新政府军向白河发动的进攻。5月1日,两军全面对阵,这是白河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新政府军从白河南面的白坂出发,分成三个方向逼近白河,中央队与守卫小峰城以南稻荷山会津藩、仙台藩等主力军展开激烈的炮战。但新政府军的战略,趁诸藩集中兵力守卫稻荷山之际,新政府军偷袭并控制了白河东西的阵地,从三个方向发动对稻荷山的进攻,东北诸藩损失巨大,被迫撤退,中午过后,新政府军夺回小峰城。
一幅描绘这天作战情形的画卷被保存了下来。画上绘有会津藩士兵埋伏在山阴时的情形,以及城下町的战斗场面等,从中可以看到带着簸箕的军夫,身穿黑色军服的士兵,以及手持从枪口装弹的老式枪支的士兵等,在军队渡桥败逃之际,士兵、军夫、平民等,各种身穿洋服的人仓皇逃走,不知所措。当时作作战的新政府军约700人,东北诸藩的兵力为三倍,约2500人,这一天,东北诸藩的阵亡者,以会津、仙台二藩为主,包括众多重臣在内,死者约为700人。尽管兵力悬殊,但新政府军为什么能获胜呢?
新政府军从戊辰战争起就不断积累实战经验,而东北诸藩基本有没有作战经验,在新式枪支的使用和各藩的配合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新政府军在5月1日的战役中夺回白河,占领东北据点,但由于兵力较少,一段时间里只能集中于防守,而盟军数次进攻白河,截至7月中旬,进攻次数达到七次。5月15日,新政府军在江户成功镇压彰义队后,江户治安趋于稳定,援军被派往白河和福岛县沿海。6月26日,土佐藩的板垣退助率军攻打盟军成员之一的棚仓藩,占领城池,第二天又占领越后高田藩下属的釜子阵屋,这样一来,新政府军掌控白河东部,向北进发攻占各藩成为可能。盟军此后多次攻打白河,但由于新政府军兵力增强,无法攻破,最终撤离白河,双方在白河展开的战斗就此结束,持续约100天的“白河口之战”落下帷幕。
其后,新政府军在福岛县内降服盟军各藩,并通过会津之战降服会津藩,在东北展开的戊辰战争终于划上了句号。在“白河口之战”中,包括两军及白河平民在内,死伤者超过1000人,其中,盟军的阵亡者超过半数,如今在白河市内有许多墓碑,为战死者而立。白河城下町中,稻荷山战役最为惨烈,稻荷山山脚下,原奥州街道的两侧,会津藩的墓地与新政府军阵亡者之墓相向而建,如今仍有人前来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