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政治社会体制。这种制度是以大名为中心的武士团,一方面尊奉江户幕府为统一政权,另一方面有自己独立支配的领地——藩,统治农民等庶民,通过幕府和藩的双重政权机构统治全体人民。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的过程中,推行武士团聚居城下町、农民束缚在土地上的兵农分离政策;另一方面,实行乐市、乐座和城市建设政策,形成支撑幕藩体制的工商业和市场。以此为前提,在德川政权下确立了将军、大名的领主权,大名向将军提供以石高为基准的军役,履行参觐交代;同样,武士团以服军役为中心,被编成大名的家臣团,确立了知行制度。同时划定以本百姓为中心的村,以石高制为基础,以村为单位征收实物年贡(以米为主),形成村请制度。在这些制度基本确定的十七世纪中叶完成锁国,幕藩体制即趋巩固。
德川将军家制定了《禁中并公家诸法度》《武家诸法度》《寺院神社法度》等法令,对大名、旗本单方面行使没收、转封、减封、加封等权力,并限制天皇、公家、寺社的各种权限,登上掌权者的地位。其基础是分布在全国多达四百万石的藏入地(天领、另有三百万石的旗本领地)和直辖的主要矿山、重要城市所产生的巨大经济力,以及独特的幕藩体制的市场结构,即掌握以大坂、京都、江户为中心的全国市场;垄断金、银、钱三种货币的铸造;用锁国办法垄断贸易等等,由此一面抑制大名经济的发展,把农村置于自然经济之下,一面维持城市的大量消费经济。
然而,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把农村卷入商品经济,以原本百姓为中心的村分化成为地主、富农与佃农、贫农的村,同时引起城市生活的提高和商业资本的发达,促进领主财政的贫困化。十八世纪末,矛盾激化,虽然一再试图改革幕政、藩政,但未根本解决问题。百姓一揆、打毁运动等阶级斗争也不断发生,农村结构,继之城市和领主权力的结构相继发生质变和破绽,而且逐渐严重。幕府末期,西欧列强强迫日本采取开放政策,幕藩体制受到最后冲击,政治、经济结构发生巨变,成为走向崩溃的一个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