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称士道。随着武士的出现,同时产生称为“武者之习”、“武士之道”的规范,如由施恩和效劳的契约所形成的主从关系、血缘地缘的结合,以及战斗中表现的忠义勇武等。织田信长以后的统一政权对之进行修改,进而用近世的朱子学加以理论化,确立武士的伦理思想。以施恩和效劳这种交换关系为前提建立起来的主从道德,后来变成以家臣单方面的忠诚为主,而且是观念性的,武士被比拟为儒教的士人君子,强调实现五伦五常德目的治者意识。明治维新后武士消灭,但明治中期主张国粹主义的呼声高涨,井上哲次郎等认为武士道以忠君爱国为其根本。而强调忠孝的《教育敕语》又把这种观念强制灌输给国民。
《日本历史辞典》[日]竹内理三等编,沈仁安、马斌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1534.html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