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立即组织起由总裁(由皇族充任)、议定(由朝臣公卿与诸侯充任)、参与(由朝臣、藩士与平民充任)三职构成的天皇政府(太政官)。废除了摄政、关白等旧朝廷的官职,新天皇政府的实权由西乡隆盛等参与掌握。当晚,三职会议压制了议定山内容堂等的反对,决定命令德川庆喜将其领地上缴新政府。
幕府当然不会从命,德川庆喜想倾其武力以维持其领地与权力。新政府也向幕府挑衅。终于,公元1868年(庆应四年,明治元年)一月三日(旧历),在京都郊外的鸟羽与伏见(地区),幕府军与以萨摩、长州两藩部队为主力的新政府军正面冲突。幕府军兵力虽为新政府军的三倍多,但其主力的农民步兵部队全无斗志,而一般群众也都毅然支持新政府军,幕府军惨败,德川庆喜搭军舰逃回江户。近畿以西的各藩,都立即宣誓效忠新政府。
新政府为拯救被德川家族多年来压迫而生活苦难的人民,宣布要进剿德川庆喜并调动以各藩兵力为主的大军指向江户。以从旧统治者的压制中解放人民的名义——尽管是个蛊感人心的名义——发动战争,在日本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
德川庆喜开始时还企图以接受法国援助与新政府军决战。但军事总裁胜海舟阐述了幕府陆军已处于全面崩溃以及江户市民也完全背离幕府的形势后,迫使德川庆喜打消了抗战的念头。
新政府以及对其有着很强影响力的英国公使巴克斯也畏惧爆发群众革命起义。实际上从内战一开始,从东山道到关东地方,人民在各地都掀起了“正世一揆”运动,驱逐幕府官吏,并且开始制裁地主与高利贷。就是因为群众反对幕府的行动远超过了新政府军所需要的程度,才成了群众革命。朝廷与幕府以及英国都畏惧群众革命,结果,就进行妥协。公元1868年4月,江户城和平地移交给新政府军。新政府军收缴了大部分幕府领地,德川家族落为一个在静冈县领有80万石的大名。继续了260多年的德川幕府,被彻底推翻了。
内战遍及全国
旧幕府的一部分臣属官员,仍在继续抵抗。幕府海军主力由榎本武扬率领,与部分陆军部队及部分法国军事教官团一起撤到北海道,盘踞在函馆。另外,奥羽与越后的各藩,以会津与庄内两藩为中心联合起来以武力抵抗新政府。战区群众,不管在关东、越后、奥羽或是北海道,都支持新政府军反抗自己的藩主们。新政府军经常准确地从当地的群众了解到敌情,并且经常得到粮食等支援。反政府军即使想增援鏖战中的友军,但常常受到群众武装部队的阻挠。
在新政府军中,既是东山道军,又是正面攻击奥羽与越后各藩联军据点的会津这一最艰苦战线的参谋长、土佐藩的坂垣退助,想到新政府军面对着坐镇于其本身据点中的奥羽各藩大军,兵力还不及对方几分之一,而且还疲于长途转战,但却不费力地获胜,就是因为各地群众与其藩主不合作,相反倒与新政府军合作,因而,痛感到专制政治就是亡国之本。
本土的内战延续到九月底,以新政府军的全胜而告终。这个月,庆应四年改为明治元年,十月天皇第一次由京都迁至江户,并改江户城为东京城。接着第二年公元1869年(明治二年)3月又定都东京。
函馆的榎本军,建立了以榎本武扬为总裁的蝦夷岛共和国,并作为事实上的政权而得到各外国的承认,这一年就是这样度过的。可是公元1869年春,新政府军对它进行总攻,榎本军5月间投降。在这过程中,名为“游军队”的函馆市民的游击队,帮助政府军起了很大的作用。
常常有人说“明治维新未流血就实现了”。但这只是将军或大名未流血,为时约一年半的遍及日本全国的大内战,就是因几千人流血才彻底地推翻了幕府,建立了天皇政权。
内战与群众解救了民族危机
只是由于不畏惧内战,及早地彻底地推翻了幕府,才使幕府与法国之间进行着的各项卖国计划全部付之东流。日本的半殖民地状态虽然仍未消除,但却摆脱了最坏的状态。如果推翻幕府活动未发展成进剿幕府,只停顿在声明“王政复古”的宫廷政变,那么,幕府一定会卷土重来。实际上,在新政府命令德川家族上缴土地以后,大名与朝臣公卿等“议定”还标榜“公议政体”,想以大名会议决定各项国政。在这个会议上,德川家族上缴土地的命令变质为不是剥夺德川政权的领地基础,而只是将德川家族当做高踞于各大名之上的最大的大名,承认其领地,以分担朝廷的经费而已。如事态照此方向发展,德川家族的实力即可依然存在,结果,他们就必然接受法国的军事与财政援助并在其政治领导下进行反攻倒算。
鸟羽与伏见的一声炮响,使得大名和朝臣公卿的“议定”们的饶舌缄默了。大名会议的构思也被吹到九霄云外。内战使新政府与旧幕府、各大名之间根本不可能再达成任何分享权利的妥协。如上述所阐明的,将历史推到这一步的动力是群众的反封建斗争。而且,就是在将军眼皮底下的江户的町人,也由于决定性地背离了幕府,才制止了德川庆喜进行最后决战的念头。总之群众剥夺了幕府接受法国援助以图东山再起的可能性,群众是使日本为解脱半殖民地状态而迈出了第一步的动力。
倒幕派也得到了英国在政治上的支持。英国公使也指导了推翻幕府后为筹建新政权的规划,萨摩与长州两藩也从英国公使巴克斯的别动队员、商人格拉瓦(Glover)处以私人商业信贷形式接受了武器援助。
但倒幕派并未从英国政府接受像幕府从法国接受以提供利权作为交换条推件的军事与财政援助。公元1867年夏,为对抗法国对幕府的援助,英国公使管馆译员萨道(Ernest Mason Satow)向西乡隆盛提出英国将给予援助时,西乡府隆盛却断然回绝说:“当日本政体变革之时,我们当全力以赴。但与外国人洽谈,则与颜面有碍。”这还是高杉晋作公元1861年在上海,目睹清朝依靠英法镇压太平天国作为日本借鉴的精神在实践中的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