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39年是日本文学史上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二叶亭四迷的《面影》,岛崎藤村的《破戒》,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等多部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作品都发表在这一年。这些小说展现了日俄战争后日本文学的多种可能性。但是二叶亭四迷在不久后离世,岛崎藤村和夏目漱石虽然持续保持了文坛一流作家的名声,但在写作风格上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评论家中村光夫指出,这一变化的原因之一在于明治40年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的出现。
小说《棉被》描写了一个厌倦家庭生活的中年作家时雄暗自爱上了年轻貌美的女弟子芳子,在情欲与道德的冲突中独自苦闷,女弟子与别的同龄人恋爱后主人公出于嫉妒,从中作梗,百般阻挠,居然让她的父亲把她接回故乡,以此来拆散芳子与男友,故事的结尾主人公拥着女弟子盖过的棉被,嗅着棉被上的气味,不由得流下失望与悔恨的泪水。在描写方法上田山花袋主张无理想、无解决的平面描写论,“文艺不要判断哪个主义是正当的,哪个主义能够使人生获得圆满幸福”,“只要将从眼睛映入头脑里的活生生的情景,原原本本地再现出来就够了。”他的平面描写论也成为日本自然主义理论的核心,指导着自然主义的创作活动。而在艺术表现上田山花袋主张大胆、露骨的表现方式。他1904年在露骨描写论中提出“一切必须露骨、一切必须真实、一切必须自然,描写要‘露骨和大胆,始终是无所顾忌的‘,要大胆而又大胆,露骨而又露骨,甚至让读者感到战栗。”
小说《棉被》的基本情节取自作者田山花袋自己的一段真实经历。通篇都在白描和作家一起的生活琐事,表现出性压抑的苦闷,结尾部分的暗示颇为露骨,确实做到了作家所标榜的平面的描写、露骨的描写、大胆的描写。作品发表之初评论家岛村抱月就指出“这是一篇充满肉欲的人、赤裸裸的人的大胆的忏悔。”中村光夫认为“《棉被》在田山花袋的作品中算不上杰作,但是从文学史意义上看却具有重要意义。”确实小说《棉被》缺乏深刻的思想,也不具有任何社会意义,却成为了后来日本文坛专写个人生活,进行自我暴露的私小说的滥觞。田山花袋在《棉被》之后又陆续发表了《生》《妻》《缘》三部作品,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同时《棉被》后的自然主义小说如岛崎藤村的《家》,岩野泡鸣《放浪》等五部作品,德田秋声的《霉》等小说开始呈现出以描写作家自身或者身边事物的私小说倾向。
小说《棉被》的诞生被认为是完成了从前期单纯模仿的日本自然主义到后期具有日本特色的自然主义的转变。确立了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意义重大,田山花袋本人也因这部作品被定位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