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末、明治维新时期农民暴动的总称。主要以“改革世道”为口号,故有此名。近世后期,年贡的主要负担者本百姓阶层,发展商品生产,以至有了富裕(农民的剩余)。但是由于领主加强掠夺,以及特权商人、高利贷者和兼任村吏的乡村商人(豪农)的巧取豪夺,遂使本百姓没落而沦为佃农。这些贫农和佃农阶层作为主体,提出收回佃耕地和典押地、取消商人高利贷者的特权、选举村吏等所谓“改革世道”的要求,与商人、高利贷者进行斗争。其中也有尊奉“改革世道之神”而否定封建权威的。一般多伴随着捣毁运动,并向广大地区扩展,此呼彼应,由乡村波及城镇,因此震撼了领主阶层。天保饥荒时期,这种暴动遍及全国,也引起市民的捣毁运动,造成领主阶层内部的分裂,如大盐平八郎暴动等。特别是在幕府末期,由于开港后经济发生变动造成农民贫困,幕府征伐长州,进一步加强了剥夺,为了进行反抗,暴动形成最大高潮。1866年(庆应2年)爆发了全国性的改革世道的暴动,给幕藩权力以沉重的打击。在戊辰战争造成的权力真空时期,在战争地区更爆发了带有具体的反封建要求(改革世道纲领)的暴动。由于领主方面武力削弱,不能对抗这些暴动,遂使暴动所攻击的目标村吏阶层不得不依靠农兵进行自卫。不可忽视的是,在维新变革的底层深处也回荡着这种改革世道的要求。
《日本历史辞典》[日]竹内理三等编,沈仁安、马斌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2631.html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