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53年6月来日本递交国书的美国海军准将佩里,果然在八个月后又带着更大的舰队来了,强迫日本签订了《日美和好条约》,或称《神奈川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对美国船只开放下田和箱馆(今函馆)两港;今后日本给予别国权益时,也应无条件地给予美国;美国可在下田设立领事馆。接着,英、俄、荷各国也迫使日本签订了大致相同的条约。
1856年,曾在中国当过领事的哈里斯作为美国首任驻日总领事来到日本。他对幕府进行了很多“开导”,强调立即签订通商条约的好处必要,幕府只是不允。最后,哈里斯恫吓说:“我所以特地来江户签订通商条约,完全是为了日本,而现在却遭到敌对的、形同囚犯的待遇。日本如果处处采取锁国态度,我断然回国。那时,代替和平使者而来的必然是大炮和军舰”幕府顶不住这样的威胁,1858年6月终于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和贸易章程。英、法、俄、荷等国又依例签订了相同的条约。按条约规定,开辟神奈川、长崎、箱馆、新泻、兵库(今神户)、江户、大阪为通商口岸。这些条约用签订在安政五年,故也称“安政条约”。1860年,日本又被迫与英、法、美等八签订《长崎租地规则》。1862年和1864年又分别与英、法签订《伦敦备忘录》和《巴黎协定》。1866年,英、法、美、荷四国以联合舰队威逼日本签订《改税协定》,把鸦片战争后强加给中国的“值百抽五”的低税率又强加给日本。这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严重地破坏了日本的主权。
列强还利用幕府的腐败无能,取得了在条约中没有规定的驻兵权。从1863年起,英法借口保护居留地,调集军舰十余艘进驻横滨,常驻水兵近两千人,横滨简直成了英法的军港。徳川幕府想在横滨修建炮台却遭到英法的蛮横干涉而只好作罢。
俄国瓜分日本领土的野心最大。1861年3月,俄舰“鲍萨托尼克”号侵入对马的芋崎,以“修理军舰”为名,建造永久性营房等设施。他们蛮横地声称:“按照俄国的习惯,在提出要求三十天后还没有结果的话,我们就可以随便行事了。”他们无视对马藩当局的抗议,肆意测量水域,乱伐山林,实弹射击,甚至索要妓女。当地人民忍无可忍,在青年农民安五郎的领导下,对沙俄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再说英国,也早已垂涎对马。而美国则想把它作为列强共管的“自由港”。看到沙俄首先下手,英国便出动军舰干涉。最后,在日本人民的坚决抗击和英国的干预下,俄舰才被迫撤走。对马事件表明,外国侵略者有着直接抢占日本领土的野心。
在经济方面,随着1859年正式开港贸易,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大批向日本倾销,日本的农产品等原料也源源运往国外,这对日本的经济不能不产生影响。例如棉布、棉纱、食糖的进口,打击了日本本国的生产。而生丝的大量出口,使国内丝织业出现了危机。西阵和桐生的传统丝织业生产难以维持;桐生一千五百名织工无法生活,派代表请愿,要求幕府停止出口生丝。西阵的丝织行诉说,因缺乏生丝,连供应将军着用的料子也织不出来。由于条约规定洋银可在日本自由流通,西方侵略者就在日本大搞黄金投机。当时日本国内的金银比价为一比五,而国际市场则为一比十五,于是从西方来到日本的“公使、领事、海军官佐以及商人们几乎人人都搞这种(套购黄金的)投机事业,致使日本的黄金外流异常迅速”(泰勒·丹涅特著《美国人在东亚》)。幕府为了限制外国水兵兑换日本银币套购黄金,便规定每人每天兑换的数量,于是水兵们便开具假名单,随意捏造名字以便多换。名单中居然出现了“南逊斯·安德·弗凯姆商号”(混蛋与小偷商号)、“斯努克思”(骗子手)、“保休”(嘲弄者)等充满讥讽挖苦意味的“名字”。就这样,开港贸易仅半年的时间,日本黄金外流了一百万两。加上出口剧增等情况,导致了日本物价的暴涨,整个经济陷于混乱中。
经济的破坏,造成了包括下级武士在内的人民生活的更加困难,也使得幕府和各藩的财政更不景气,为了缓和经济危机和加强军解力量以镇压人民的革命斗争,封建统治者大批购买武器和军舰,甚至以主权作抵押,来求得列强的帮助和贷款。据统计,明治维新后政府承认的各藩外债包括利息在内共计四百多万元。借款中有许多是政治色彩极强的抵押借款,例如,水户藩借荷兰商人洋银十万元,以福山、江剌两港税收作担保。幕府为了取得法国的贷款,宁愿由法国来垄断日本的对外贸易,并准备出卖北海道的森林、矿山开采权,只是由于1866-1867年的经济危机和幕府的迅速垮台,这个计划才未能实现。
总之,日本在开国以后,很快濒临于西方列强半殖民地和附属国的边缘。正如后来明治维新政变时发布的《王政复古大号令》所说,是陷入了“前所未有之国难”。或者如当时人所说,开国后“皇国日益疲敝,就象是得了痔病”。这种民族灭亡的危险,呼唤着日本人民起来为挽救民族的命运而斗争。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