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大正时代的一种群众歌曲。最早是在明治20年前后,被剥夺言论自由的自由民权运动的壮士们仿效江户时代的瓦版印刷宣传品或边宣传边出售的“读卖”形式,把自由民权的启蒙思想和批判社会的内容编成歌曲如《颂民权》、《爆炸小调》等,代替演说,在街头演唱,并销售歌本。这种被称为“壮士调”的富有政治性的慷慨激昂调子和对时局的尖锐讽刺很受群众欢迎。自由党壮士川上音二郎参加演唱一些讽刺社会的歌曲《噢贝开贝调》也是“演歌”的一种。以后曾消沉一时,日俄战争时复又流行。添田哑蝉坊为平民社的非战运动以及工人运动、社会运动的发展所鼓舞,演唱过一种流行小调“喇叭调”如《电车问题、市民和公司》、《社会党喇叭调》等,带有强烈的群众性的批判社会的色彩,可是并未成长为革命歌曲。相反,“演歌”的壮士脱离运动而逐渐表现出职业性倾向,一些穷学生从演唱“书生调”堕落成为手持小提琴在花街柳巷沿门卖唱的“艳歌师”。随着这种时代的到来,“演歌”失去了当初批判政治的色彩而形成一种俗谣。昭和初期,歌曲唱片流行后,“演歌”也随之消声匿迹。
《日本历史辞典》[日]竹内理三等编,沈仁安、马斌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3374.html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3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