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

明治时代底层社会的文化胎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明治时代底层社会的文化胎动
0

当村野常右卫门还名叫矶吉的少年时代,野津田村是他欢乐嬉戏的美好世界。

1月1日,大年初 一,矶吉穿着新衣服到亲戚家拜年。1月2日,新春试颖。1月7日,吃煮年糕(年糕里放有春天的7种花草)、用荠菜水洗指甲。

矶吉的父亲开当铺,1月11日择吉开仓,热闹隆重。1月14日吃烤糯米团。矶吉把糯米团插在橡树枝上,摆在客厅里,高高兴兴地欣赏着。红的、白的“蚕茧糯米团”使整个房间显得格外明朗华丽,迎蚕神、祈丰年,一派浓郁的正月新春的节日气氛。

1月15日吃红豆粥,1月20 日祭财神,1月28日祭不动明王,节日接连不断,小孩子们自然兴高采烈。

1月28日一大早,矶吉就被母亲领着去参拜高幡不动明王神社。庙会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矶吉买了丑女面具、不倒翁等许多玩具。

2月,撒豆驱邪、参拜稻荷神社、释迦牟尼涅槃法会,还有吃小豆糯米饭。

3月有女儿节、彼岸法会,4月有释迦牟尼法会,五月有男孩子节,6月有插秧节,7月有乞巧节,8月有盂兰盆节、观音法会。每逢节日,青年男女总在村子的小树林里谈情说爱;古寺里纸灯高悬,五颜六色,随风摇曳;墓地的小路上奇花异草,五彩缤纷、芳香扑鼻。

9月祭土地神,用红豆饭和酱油煮肉招待亲朋好友。矶吉和其他小男孩在神社前抬神舆,又喊又跳,玩到半夜三更,乐而忘返。

9月15日赏月,这个月还有秋天的彼岸法会、祭财神等。

12月1日祭水神。据说这一天要发大水,任何人都不能离开家门。矶吉的家就在鹤见川岸边,每次洪水泛滥,地板底下都要被淹,有时要漫到地板上面来。这时,全村出动保护水车,一片紧张忙乱。然而在矶吉看来,发洪水似乎蛮有意思。

12月8日是八日节,据说这一天独眼妖婆要来传播瘟疫,大家把粗眼竹笼放在屋顶,燃烧茱萸木,用烟把独眼妖婆熏走。

矶吉的故乡充满着神秘的幻想和民俗的信仰。明治维新期间的农民起义和城市暴动从根本上动摇了这种牧歌式的民众生活的传统节奏,波及范围相当广泛,在日本人民中间产生了崭新的变革观念。要求“改革世道”的呼声,刚开始的时候和统治阶层的“御一新”(“维新”)的口号彼此呼应、相互配合,但不久就和明治政府的“维新”骗局针锋相对,变成与之愤怒抗争的呐喊。

例如,当时流传着一首著名的化缘和尚唱的歌:“大家听我讲,天朝把人框……天孙降临高天原,嘴上好听实糟糠。”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痛苦地接受这样的事实,就是千千万万没有参加起义的民众依然生活在令人可怕的无声的世界里。

民俗学正是在这个领域拓荒开垦的一门学问。这个无声的世界,从外表看,似乎在沉睡,似乎是农耕生活及其风俗习惯无休止的单调重复,但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这貌似沉睡的牧歌式的传统里,正在悄悄地、然而确实无疑地萌生着许许多多向现代思想变化的征兆。

村子里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使大家处于兴奋状态,几百年来死水一潭、凝滞不动的农耕生活的节奏,随着欧美轮船的来航,外国贸易和国内自由流通的开展,发生日益显著的变化。特别是明治新政府成立以后,许多国政事务委托村子承办,如改革税制、决定地价、开办学校、迁徙人口等等,象一块块石头投进微波不惊的死水般的沼泽。明治元年,全国有17万个町村,十几年后,只剩下13000个。我们从这个町村合并的过程就可以想象当时的改革是怎样强烈地震撼着社会底层!

当然, 这种外部的冲击不可能完全改变长期形成的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变化从内部悄悄地进行,明治维新、文明开化只是从外部给予刺激和促进。

例如,村子附近铺设了铁路、通了火车,可是过不多久,村子里就活灵活现地流传,三更半夜,狐狸一边学着火车叫一边在铁轨上奔跑。一传十、十传百,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传说。现在大家不会信以为真, 但当时的火车汽笛声是日本人闻所未闻的崭新的机械文明的声音, 理所当然会在他们的耳膜里产生形形色色的幻听。

村子里第一次收到电报后,也有同样的传闻,说是貉模仿邮递员的声音,站在门口大声叫喊“电报!” 试想想,在封建时代 日本的农村是一片死寂,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会震荡回响的死寂,所以他们能听见蚂蚁在走廊摔跤的声音,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

但是,喷着浓烟、吼叫着疾驰而过的火车毕竟使日本人激动万分,它宣告雄伟宏大的钢铁文化时代的到来,它改变了日本人的“风景观念”。铁轨在呆板单调的田野上画出了一道充分显示着坚强意志的钢铁直线,给予民众向大自然挑战的勇气,催动着一种崭新的审美意识的产生。我说“铁路给予民众以勇气”,这种说法也许欠妥。应该说是日本民众积极地、从创造性的角度接受这个文明利器。因为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以宗教禁忌为借口拒绝文明种族。

日本人从威武勇猛地呼啸奔跑的火车雄姿中敏锐地感觉到改造自然的现代意志文明的创造方向,而火车头成了日本儿童永远向往的一个目标。铁路不断地延伸、扩展,密如蛛网的公路四通八达,这无疑改变了农村封闭的落后状态,造成了许多新的城镇街道,成为解放人们到新天地大显身手的大力量。


摘自《明治的文化》 第一章 底层社会的文化创造  二 底层社会的文化胎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明治时代底层社会的文化胎动
0

你也可能喜欢

插入图片

名言警句

师夷长技以制夷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历史年表

分类目录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京东搜“送红包866”,每天领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