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以来,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竞相瓜分中国,引起它们之间的利害冲突。其中最厉害的冲突在于英俄之间。为了同沙俄对抗,英国一直企图利用日本为它“火中取栗”。二十世纪初,在八国联军镇压中国义和团的军事行动中,英国对日本的军事力量大为赏识,因此更加积极拉日本以对抗沙俄。英国亟欲和日本结成同盟关系,鼓励后者大动兵戈,同沙俄火并一番。
在一九〇〇和一九〇一这两年里,在帝国主义列强矛盾加深和日俄争夺激化的情况下,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是要同英国结成同盟关系,以对抗沙俄。这一派为首的人物,是第四届伊藤博文内阁的外相加藤高明和桂太郎内阁的外相小村寿太郎。他们两人积极提倡“日英同盟”,并于一九〇〇年末和一九〇一年,不断同英国进行交涉。另一种主张是要同沙俄达成协议:日本承认沙俄在中国东北的地位,而沙俄放弃对朝鲜的扩张,将朝鲜交给日本。这就是当时日本所谓的“满(中国东北)韩交换”的方式。这种主张,在伊藤博文和井上馨等元老当中占上风。在伊藤博文看来,日本同俄国交战没有胜利的把握,而且英国主张“维持亚洲现状”,日本如果同英国结盟,就不可能将朝鲜置于自己的势力之下。因此,不如同俄国作成交易,以攫取朝鲜为上策。
一九〇一年九月间,伊藤博文赴俄国进行交涉。但是,比较谈得来的维特失势,主张在国内加强沙皇统治和对外扩张的普列维得势。沙俄不愿意同日本作成这笔政治交易,宁愿自己进行扩张,以排挤日本的势力。伊藤博文只好作罢,于一九〇二年一月赴伦敦,帮助在那里的日本代表同英国谈成结盟问题。本来当伊藤博文赴俄国谈判时,英国政府唯恐日俄淡判成功,急于加快同日本结盟的谈判。既然伊藤博文已放弃同俄国谈判的念头,转而倾向于同英国结盟,日英双方很快便使已进行了一个时候的会谈达成协议。一九〇二年一月三十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敦和日本驻英公使林董,代表双方政府签署了《日英同盟协定》。这是第一次日英同盟。协定共计六条。其主要内容有:(一)针对沙俄的扩张,双方强调承认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并使该两国的任何一国“完全不受到侵略”。于缔约双方的特殊利益,即英国主要在中国日本除在中国外还在朝鲜,拥有政治上及工商业上的特殊利益,倘双方的利益因别国的侵略行动或中国、朝鲜内部骚乱造成损失时,任何一方为了保护这种利益均可采取必要的措施。(二)日本和英国如有一方同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另一方则严守中立。如有第四国或更多国家帮助交战对方时,缔约国一方则应协助同盟国作战,媾和时亦须和同盟国一道协商。
日英同盟纯属针对沙俄的军事攻守同盟。根据这个协定,如果日本同俄国交战时,届时德国加入俄国一边,英国就将加入日本一边作战。这就有助于在国际上孤立沙俄,也有利于日本对沙俄发动战争。英国不仅从政治和军事上,而且从经济上支持日本同沙俄作战。
摘自《日本近代史》 第八章 早期帝国主义的日俄战争 第一节 三国干涉后远东国际的重大焦点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5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