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士族仅靠公债的利息是不能维持生活的。当时1石米价约为5元,而与华族平均一人持有公债64000元相比,士族的平均公债1人只有460元。士族们把手中的公债用来经商,也与先前奉还了家禄的士族同样,几乎都因“士族的商法”而失败,因此政府规劝士族们转向务农。当初士族、卒经营农工商需要脱离士籍加入平民籍。明治三年十二月,持有官职者以外的华士族卒被允许从事农工商,政府向家禄奉还者拍卖处理官林和荒芜之地,为他们务农提供方便,此外政府还奖励东北诸藩士族根据屯田兵制度向北海道进行集团移民。仙台藩支藩(亘理藩)的伊达邦成(藤五郎)申请开拓北海道,明治二年八月被太政官任命为有珠郡支配,从明治三年开始迁居(现在的伊达市),静冈藩追随德川家的无禄旧幕臣当中的移住者也很多,有的士族则着手开垦后来以茶园而闻名的牧之原。在东北战争中一直抵抗到最后的会津藩,其23万石之领地被没收,明治二年再兴家名,同藩2800户移住到因火山灰而变得寒冷的不毛之地下北半岛,迁入者饱尝了开垦的艰辛,后在陆奥国成为3万石的斗南藩。该藩的少参事广泽安任于同年四月经许可雇用了2名英国人,在原野经营牧场。
明治九年,禄制全部废止后,政府更加重视士族授产政策,除开拓北海道外,作为国营开垦事业,内务省和福岛县开始着手对安积平原进行开发。明治十一年三月,大久保就一般殖产以及华士族的授产问题提出了建议,具体方策就是要求开垦安积平原。十二年十月,从猪苗代湖起开凿了水路,十五年十月竣工。担任设计安积疏水工程的是荷兰人技师长范·德伦。包括久留米、鸟取、高知等从九州、四国各地来的移住者在内,约500户以上的士族迁入了安积(现郡山市)。
除此之外,政府对经营工商的士族的创业资金贷款也给予了援助。士族亲手经营纺织、制茶、火柴的制造等新兴产业,为发展地方产业带来了生机,与没落士族相反,不少士族出身者不仅在政治、军事、学问和艺术诸方面很活跃,而且在产业界也开始崭露头角。
摘自《日本近代史》 第二章 近代国家的建设 十四、秩禄处分和士族授产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6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