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生岩子(UryūIwako,一八二九─九七)
从得天独厚到家道中落
建立在东京浅草公园,日本女性首位蓝绶褒章获奖者瓜生岩子的铜像上,刻着如下碑文:
兴办学校,传播佛教,扫除堕胎的野蛮风习,设立医院,救济众多贫民,怜恤士兵,抚慰阵亡者遗族,废物利用,造福世间。
从碑文可以看出,瓜生岩子于生前着手的慈善事业多不胜数。
瓜生岩子出生于岩代国耶麻郡热盐村(注:热盐(Atsushio)。)(福岛县喜多方市)。父亲是富裕世家油商,家里雇用好几名雇工,岩子可谓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长大。
然而,岩子九岁时,父亲突然去世,接着家里发生火灾,房子烧毁,横祸接二连三。岩子与弟弟随母亲回到在热盐经营温泉旅馆“山形屋”的外祖父家,此后便冠上“瓜生”姓。
热盐位于会津北边境界的押切川左岸,三面环山,以热盐温泉而闻名。据说温泉是弘法大师(空海)于一千二百年前发现的。
”山形屋“在热盐温泉地区是历史最悠久的旅馆,会津藩主到温泉来时,陪同武士都在”山形屋“过夜,藩主则住在旅馆后面的示现寺。也因此,岩子的母亲娘家瓜生家是会津藩御用商人,待遇与武士阶级同等。
住在若松的叔父山内春珑(注:山内春珑(Yamauchi Syunrou)。)是会津藩御医,岩子十四岁时,母亲让她住进叔父家,跟着叔母学习缝纫和举止礼法。山内春珑在产科和妇科方面非常优秀,不但通达和、汉学,佛教方面的造诣也很深。
所谓藩御医,是每隔四、五天进城上一次班,值班武士中,若有人突发疾病,再负责诊察治疗,不进城上班时,通常都在家里为一般庶民看病。
这时期的会津,正处于严厉征收地租及饥荒困苦的时代。
岩子在叔父家目睹了因贫穷而让孩子遭受不幸的恶习,以及没有足够食物养育孩子的环境。这位叔父所教导的实践性哲学和防止堕胎的启蒙运动,给岩子带来很大影响。
禅师一语惊醒梦中人
岩子十七岁时,由叔父、叔母做媒,招了在绸缎商当掌柜的佐濑茂助(注:佐濑茂助(Sase Mosuke)。)为婿养子(注:婿养子:一种领养和婚姻继承制度,当公卿贵族、武士门第膝下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或儿子因故无法继承家业时,会把女婿身分改作养子,而女儿也被定义为儿媳。),并在会津城下町若松开了一家绸缎店。生意顺利增长,也雇了掌柜和跑腿的店小二。以长女为首,岩子生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忙着育儿和店铺的买卖,却因受到幕末时期的混乱时代影响,绸缎店的布匹销路也随之下跌。
这时,丈夫茂助病倒,掌柜又带着店里的钱逃之夭夭。岩子为了独自养家,开始行贩布匹。夜晚则帮人做些赚零头的针线活,粉身碎骨地工作。
文久三年(一八六三),丈夫逝世。岩子最尊敬的叔父也已前一年过世,丈夫逝世后第二年,母亲也撒手尘寰。由于一个接一个地失去最亲爱的人,岩子丧失了继续活下去的气力。
灰心之余,岩子向母亲瓜生家代代归依的菩提寺示现寺的隆觉禅师诉说“想当尼姑”。不料,隆觉禅师反倒告诫岩子说:”这世上有许多比妳更不幸的人。从今以后,妳就献出妳的一切,付出妳的所有同情,给那些比妳更不幸的人。妳是个能将别人的喜悦当作自己的喜悦的人。“
禅师的这番穷人救济教导,令岩子重新站起。此时的岩子正值三十四岁。
之后,岩子搬到喜多方住。
战火中寻得第二人生
这时,戊辰战争爆发,会津遭萨长军队猛攻。包括男女老幼,会津藩的士族总计一千一百名,新政府军的萨长军则总计约一万数千名。双方交战后,死者和伤者满溢街道,市区更被大批尸体以及受伤武士、庶民淹没。
岩子看到双方军队的众多伤病员,无法视而不见,认为“不分敌我,伤者仅是伤者而已”,开始着手救护活动。她之前住在御医叔父家的三年期间,早就学会了救护医术。这时的岩子正值四十岁。
岩子救护伤病员的活动姿态打动了人心,人们称她为“会津的南丁格尔”。勇敢又不顾衣着打扮,是个值得信赖的女人之风声也传进新政府军大将板垣退助(注:板垣退助(Itagaki Taisuke,1837─1919)。高知县出身。日本明治维新功臣之一,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家、日本第一个政党自由党的创立者。伯爵爵位。第十三任、第十七任日本内务大臣。)的耳里。板垣退助原本打算见岩子一面,无奈因处于战乱中而不得实现。
之后,岩子像寻得自己的人生航向那般,接二连三着手慈善事业,并取得成功。
萨长军的会津攻击令会津若松城陷落,城下饱受战火摧残,因战败而成为叛军的会津藩士遗体也被禁止下葬,就那样随地搁置。幸存者失去住屋也失去家园,亦无三餐可食,整个城市毫无生气,宛如朽木死灰。
藩校和私塾因战争而消灭,战败者的武士孩子均无法接受教育。往昔那么干净统一的会津,如今已成废墟。藩士子女都被托付给附近农家,过着不学无术的日子。
岩子实在看不下去,为了让这些失去家园的士族孩子再度接受教育,打算创立代替旧会津藩藩校日新馆(注:日新馆(Nisshinkan)。一九八七年花费总工费三十四亿日圆复原,位于会津若松市河东町。)的学校。
岩子每日前往新政府的民政局,向文官申请开设幼年学校的许可。她认为,至少也得让孩子们好好接受教育。
学校开设问题障碍重重。岩子每天去民政局说服。大约半年后,民政局总算许可岩子开设学校。岩子拜托本来担任日新馆教官的浅冈源三郎(注:浅冈源三郎(Asaoka Genzaburou)。)当教师,却因政府所决定的会津藩士处分,浅冈源三郎被命与藩主一起前往东京过蛰居生活。
戊辰战争期间,岩子的弟弟和长男都以乡士身分参与了守城战。弟弟脚受枪伤,正在治疗中,但也被处罚到越后新发田藩蛰居两年。长男仅十九岁,或许太年轻,没有遭受处罚,平安回到家里。
岩子为了留住浅冈源三郎,与民政局交涉,说愿意让儿子当替身,好不容易才让幼年学校正式开课。她不但自费建设校舍,也雇了其他教师,让藩士子女免费接受习字、珠算等教育,并利用学校用地,让变成无业游民的旧藩士学习养蚕等技术,为他们打开自力更生的另一扇门。
然而,两年后的明治四年(一八七一),新政府发布小学条例,岩子的幼年学校被勒令关闭。这所幼年学校耗费了岩子的所有钱财,学校关闭后,岩子一无所有,却毫不气馁。
济贫苦、矫恶习的”佛陀岩“
她于第二年前往东京,在深川一家名为“教养会所”的福利设施,以见习生身分,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如何营运福利设施、如何保护儿童、如何救济贫民等实际经营法。她打算在东京学会有关福利设施的所有先进营运手法,再回会津拯救陷于荒废及贫困处境的乡亲。
一年后,岩子踏上归途。她花掉所有现金,买了鱼干,沿路一面行商一面北上。回到会津后,住在无主的寺院,开始着手济贫、矫正堕胎恶习等慈善事业,令当地人感激得称她为“佛陀岩”。
岩子打算设立福利机构,但这回的障碍比建设幼年学校时更大,只得先在寺院开了一家裁缝教授馆,教导家贫女子学习缝纫和织布,并为失业者进行职业辅导和咨询活动。
明治二十年(一八八七),岩子受县知事请求,将住居移到福岛长乐寺附近,活动范围从会津扩大到整个福岛县。岩子大力鼓吹设立福利机构的必要性,并四处宣讲该如何预防因贫困而造成的堕胎恶习,以及该如何救济被父母丢弃的孤儿等方策。
明治二十一年(一八八八),磐梯山大喷火,五村落十一聚居地遭埋没,遇难者四七七名。此时的岩子已经六十岁,仍赶往现场进行救护活动。明治二十四年(一八九一)的浓尾大地震时,死者七千多,伤者一万七千多;明治二十九年(一八九六)的明治三陆地震,海啸摧毁了约九千栋住宅,至少二万一千九百人丧生……岩子都东奔西跑地在各地召开义卖会和募捐活动,将所有收益和捐款都用在受灾者的救济活动上。
明治二十四年,岩子在若松、喜多方、坂下设立抚养贫困儿童的育儿会。翌年,在板垣退助的协助下,成立“福岛瓜生会”,第三年又组织以佛教徒为主要成员的“福岛凤鸣会”,为救济贫困者而尽力。
日本首获蓝绶褒章的民间女性,第一座日本女性铜像
明治二十七年(一八九四),甲午战争爆发,岩子搬到东京下谷,用绷带碎屑织成布分配给士兵家族,或赠送糖浆给战伤医院,依旧忙得不可开交。
此外,岩子又改良了糖浆制造法,考察出利用糖糟制作面包和槽糖的方式,为战时食品普及立下很大功劳。之后与台湾民政长官后藤新平〔注:后藤新平(Gotou Shinpei,1857─1929)。岩手县出身。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东京市长、南满铁道会社总裁、外务大臣、内务大臣、日本童子军联盟首任会长。伯爵爵位。〕邂逅,策划在全国设置免费诊疗所,又为了在台湾进行慈善事业,送长子前往台湾。
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凤鸣会的育儿部独立,这正是日后的福岛孤儿院。明治二十九年(一八九六),岩子荣获日本民间女性首获的蓝绶褒章;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岩子因过劳而在福岛卧病,并于福岛瓜生会事务所去世。享寿六十八岁。
褒章是天皇授予的荣典。蓝绶褒章是授予兴办教育、卫生、生产开发等事业,对公众利益立下显著功绩的人,或在公共事务有显著功效的人。
总是站在社会弱者这边,致力于儿童的健全养育,被称颂为”菩萨化身“的瓜生岩子的人生到此闭幕了。卧病在床期间,她不但收到来自各界的慰问信,还收到皇后送来的慰劳品。
岩子的坟墓位于喜多方市热盐加纳町的示现寺。
明治三十四年(一九〇一),东京浅草公园设置了瓜生岩子的坐姿铜像,在面向浅草观音正殿的左手边院子,可以看到一座浮出和蔼笑容的老太太铜像。
这正是日本第一座女性铜像。
大正十三年(一九二四),岩子被追赠从五位。
除了浅草公园的铜像外,瓜生岩子的铜像总计有七座。
距离JR喜多方车站约一.五公里的喜多方市“喜多方藏里”内,另有“瓜生岩子纪念馆”,里面展示有关岩子的所有生前资料。
目前,热盐温泉区仍有“山形屋”,正是瓜生岩子母亲的娘家。现在的女主人瓜生悦子是岩子的玄孙。示现寺则位于“山形屋”徒步约五分钟之处,瓜生岩子的坟墓及铜像均安静地伫立在寺院内。
摘自《明治日本》([日]茂吕美耶)三、明治新女性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6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