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安时代开始至室町时代实施的一种制度。“知行”是表示支配土地财产的用语。知行国制就是将某一地方(国)的“知行权”授予中央贵族、寺社、武士,使其在这一地方(国)享受土地财产收益。由于中央集权制的衰落和庄园的发展,国司乘机扩展势力,谋取私利,成为地方豪富。至12世纪,中央贵族为增加收入,有的兼任地方国司,但不赴任国,要派代理人“目代”(又称“眼代”)处理国务。文治年间(1185-1189)开始有寺社知行国和武家知行国。到1215年,全国已有50个知行国。知行国需向朝廷交纳年贡,但有些寺社知行国免纳年贡。在知行制下,国有公地,逐渐变为私有领地,标志着中央集权的国家有土地所有制的衰落。
《日本百科辞典》高书全、刘绍周、杨家振 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6369.html
本文链接:https://www.meiji-history.com/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