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

胜海舟的第二人生(2)——安置家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胜海舟的第二人生(2)——安置家
0

从幕末到明治,胜海舟在时代的变换期活跃。庆应4年(1868)4月,江户城在德川家的代表胜海舟的安排下,得以无血开城,和平地交到了明治新政府的手中,不过胜海舟真正的辛劳是在那之后。交出江户城不久,德川家及其家臣被命令移居至静冈。幕府的垮台导致了三万武士的失业。一个承担着怨恨,还有性命之忧的胜海舟,担负起责任,想出计策,如何安置他们。

德川家以前在全国的领地有700万石的收入,养活了三万家臣,但是静冈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70万石,实际上移居静冈的有1万3千人,大约是全部家臣的一半。身为德川家重臣的胜海舟,面对超负荷的家臣团,不得不动手裁员。

根据德川家的财政,能得到职位和俸禄的只有5000人,对于那些剩余的家臣,胜海舟不得不亲自告诉他们另谋出路。五个月后,完成了在江户的事务后,胜海舟也移居到了静冈。静冈对于胜海舟来说,是家臣们怨恨的正中心。胜海舟的家门前,甚至挂有有替天行道的天诛木板。

面对这种逆境,胜海舟反而燃起了解决问题的斗志。家臣们如果因为生活问题而发生暴乱,德川家将面临崩解的危机。胜海舟首先向明治政府推荐人才,胜海舟拜托大久保利通,让新政府雇佣原幕府的海军士官们。统治了日本260多年的江户幕府,有着庞大而传统的官僚组织。为了不浪费其中某些人才,胜海舟找到了新政府。他的工作还涉及全国的大名,家臣们的再就业地有60多处。对于静冈藩来说,解决了家臣过多的问题,减少了需要供养的人口,再就业这对家臣本人和静冈藩来说,都是好事。从日本整体来讲,这是给人才用武之地,胜海舟很明白这一点。

现在静冈县的农家周围还能看到土墙这样的御敌设施,为何建造的呢?其实这种农家原先是护卫德川庆喜的武士,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建了这种东西,他们没能完全舍弃武士的尊严。土墙是在胜海舟的提议下转职后建造的。

事情的发端是无血开城后的夏天,原德川庆喜的亲卫队武士们拜访胜海舟,说想闯入到新政府占领的江户城,然后切腹。在移居静冈后,200多名队员大部分被解职,开始自暴自弃,他们怨恨胜海舟。胜海舟心生一计,抓住他们对德川的忠心——“那干脆,把久能交给你们了。暂时待在那里,看看局势如何。如果你们听我的建议,去那里的话,我安排好你们的饭钱。”

久能是指位于静冈骏府的德川的陵庙——久能山东照宫,做东照宫的守卫是很有荣誉感的工作。胜海舟给了他们这份工作,如果和新政府发生了战斗,要他们守卫那里。武士们接受了建议,前往久能山。但是他们开始守卫的工作后,左等右等,没有发现和新政府起冲突的局势,做着安闲的守卫工作,拿着俸禄,这种生活持续了半年以上。第二年春天,武士们再次拜访胜海舟,在德川家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不忍心就这样吃白饭,武士们希望在静冈开荒垦田,自立而生,这正中胜海舟的下怀,给了他们“开垦方”的职位,让他们转职经营农业。

武士们移居的地方,是岛田市牧之原台地。在胜海舟的提议下,开始种植当时与外国交易大量出口的茶叶。约有200多人来到了牧之原台地,和庆喜亲卫队的结构一样,分成20个组,在各组队长的带领下开始开垦荒田。

山地开荒并不容易,有大树,有芒草,武士们很辛劳地慢慢开荒,胜海舟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作为开荒经费,给他们1000日元,相当于如今的1000万日元。四年后的明治6年,武士们终于收获了第一批茶叶。如此这般,胜海舟巧妙地消除了失业武士的不满。利用各种方法,救助了大量德川家臣。静冈能成为日本第一的产茶地,也与胜海舟有很大的关联。

最终,到了明治10年左右,对新政府的激进式改革抱有不满的出身武士的人们开始在各地叛乱;但是,理应最不满明治政府的德川家的家臣们,却没有一个人参与叛乱。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胜海舟的第二人生(2)——安置家
0

你也可能喜欢

插入图片

名言警句

师夷长技以制夷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历史年表

分类目录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